“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消费,感觉很方便,而且能够看到余额,很放心。”于亦鸣说。来源于火星财经专栏作家人民日报客户端
“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消费,感觉很方便,而且能够看到余额,很放心。”于亦鸣说。00:0000:00 .details .details-cont p, p {word-break: normal; text-align: unset} p img {text-align: center !important;}
1月5日,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员工食堂,一位医生正在使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的技术,率先借助数字人民币“硬钱包”,实现点餐、消费、支付一站式体验。
于亦鸣医生使用数字人民币
此次试点的第一位“尝鲜者”,是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病人的发现者——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亦鸣医生。
于医生取出医院新办理的屏显卡式硬钱包,在员工餐厅的支付终端上轻轻一刷,立刻完成了支付。
硬钱包卡片右上角的水墨屏窗口中,消费金额、卡内余额、支付次数一目了然。
硬钱包卡片
“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消费,感觉很方便,而且能够看到余额,很放心。”于亦鸣说。
据同仁医院介绍,未来,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,同仁医院将进一步在医院诊疗支付、体检检查、停车缴费等支付场景,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。
数字人民币支付终端
记者了解到,本次试点是继深圳、苏州手机扫码、碰一碰支付之后,在上海第一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模式。这为运用智能终端困难的人群使用数字人民币,实现跨越数字鸿沟提供了可能。
(图片由同仁医院提供)
本文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
原文标题:数字人民币在上海试点使用,首次实现脱离手机的硬钱包支付声明:本文为入驻“火星号”作者作品,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。
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:内容合作栏目,邮件进行授权。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、作者和本文链接。 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,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,侵权必究。
提示: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,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。
原创文章,作者:人民日报客户端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it-bound.com/archives/110604